关于举办武汉纺织大学第一届“纺创杯”师生创新创业 系列赛事三“十大自制设备创新创业大赛”的通知

发布时间:2025-09-25发布部门:本科生院(创新创业学院) 浏览次数:

一、大赛目标

为深入推进“创响纺大”(2025-2027)三年行动方案落地,挖掘全校师生围绕具体场景需求开发的实用型创新成果,鼓励将现有技术与材料结合,打造兼具功能针对性、产品完整性推广可行性的自制设备,强化需求导向实物落地的创新创业意识,搭建成果与企业、投资基金、孵化平台精准对接,助力优质项目从实验室样机走向实际应用

二、参赛对象

武汉纺织大学全体在职教职工(可单独/联合申报或组织学生申报),及全体在校本科生、研究生,鼓励跨学科组队,团队成员总人数不超过15人。申报项目需为未商业化或处于初步商业化阶段的创新自制设备。

三、参赛要求

自制设备是指由师生团队(非专业生产厂商)为满足特定场景的功能需求,利用通用材料(铝型材、塑料板、PCB)、标准部件(电机、传感器、紧固件)或闲置复用部件(旧设备拆解件),通过需求分析方案设计手工/半机械化加工组装调试的非标准化流程制作,具备多部件协同实现的特定功能

1场景适配性要求

设备需明确对应某一具体应用场景,解决该场景的实际痛点。不接受无明确用途的通用型设备、无实际功能的纯模型

2、实物及技术要求

需提交完整可运行的实物样机允许等比例缩尺现场可完整演示核心功能。技术上不追求突破性技术、高精尖部件、未来场景应用”;不接受无实物支撑的纯技术方案、以及对商用设备简单拆解后重组的设备。

3、提交材料要求(电子版)

需提交完整设计方案相关材料包括:设备名称、需求背景(需说明对应场景的痛点)、核心技术及实现的功能说明结构原理图(标注核心部件及连接关系)及相关设计图纸、1-3分钟功能演示视频(无剪辑)等。

4、成果转化可行性

样机在实验室环境下可连续稳定60分钟无故障,能适配实际场景的环境差异,设备使用过程中便于维护;成本可控,有较大的市场前景。

四、赛程安排

1、申报阶段(2025925日—112日)

申报主体下载并填写《项目汇总表》,同时提交报名表、设计方案及图纸、项目介绍PPT、支撑材料(专利证书、论文、检测报告等)等电子版材料;

各二级学院收集本院申报材料,进行初步审核(重点核查材料完整性、团队资质),于112日前将推荐项目汇总表及各个项目电子版材料报送至组委会,参赛团队负责人进比赛QQ群:1031217919

2、初评阶段(2025113日—1116日)

学校组建初评专家组(由校内专家学者、科研管理人员及行业专家组成),按评选标准对申报项目进行打分,筛选出15个入围项目,公示无异议后进行前期资助。

3、终评阶段(202656-515日)

组织评审会,邀请行业专家(相关企业技术负责人)、投资机构代表、创业导师组成评审团;入围项目团队进行10分钟路演(PPT+实物演示)+5分钟答辩,评审团从选题、设计、制作、现场等维度综合评分,按得分排名确定十大自制设备项目,并追加投资完善设备,准备成果转化。

4、结果公示与表彰

评选结果将在本科生院(创新创业学院)官网进行公示,公示无异议后,颁发荣誉证书及奖金。

 五、支持措施

1、资金支持:对遴选的15个入围项目,给予每项1万元专项资助设备制作,同时优先推荐申报省级、国家级创新创业专项资金;终评入选“十大自制设备”的项目,再根据实际情况追加投资。

2、孵化服务:项目入驻学校创业孵化器,享受1-2年免费办公场地,以及概念验证、知识产权代理、工商注册等“一站式”服务

3、资源对接:安排专人对项目进行“跟踪陪跑”,组织与投资机构、相关企业的对接会,助力项目获得资金注入与市场合作机会

 六、组织机构

1、主办单位:本科生院(创新创业学院)、研究生院、科学技术发展院、团委、学生工作部(处)。

2、承办单位: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3、组委会:大赛设立组委会,由本科生院(创新创业学院)、研究生院、科学技术发展院、团委、学生工作部(处)、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等部门负责大赛的领导工作。

4、专家委员会:聘请社会投资机构、行业企业、校内外专家作为成员,负责参赛项目的评审和指导工作。

七、有关要求

1、各学院要高度重视此项工作,精心组织实施,要认真做好大赛的宣传发动,加强对参赛团队的指导培训,为参赛学生提供必要的条件支持。

2、各学院指定一名老师具体负责此项工作,并于930日前加入十大自制设备创新创业大赛QQ群:1031217919

3、大赛组委会联系人:老师,联系方式:027- 59367938,投稿邮箱:jxchxin@163.com


附件1:武汉纺织大学十大自制设备创新创业大赛项目汇总表

附件2:武汉纺织大学十大自制设备创新创业大赛项目申报书



武汉纺织大学十大自制设备创新大赛组委会

2025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