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赛目标
落实“创响纺大”(2025-2027)三年行动方案要求,挖掘全校师生的高水平创新成果,筛选具备技术突破性、产业应用价值与市场潜力的“黑科技”项目,通过评选强化师生创新意识,推动科技成果与投资基金、孵化平台精准对接,助力优质项目落地转化,打造学校创新创业标杆品牌。
二、参赛对象
武汉纺织大学全体在职教职工(可单独/联合申报或组织学生申报),及全体在校本科生、研究生,以团队形式参赛,团队成员总人数不超过15人。申报项目需为未商业化或处于初步商业化阶段的创新科技成果。
三、参赛要求
1、黑科技是指具有突破性和开拓性,超越现有科技水平的创新高科技或产品,包含新硬件、新软件、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等。作品针对前沿领域,有高精尖色彩,对现有科技成果具有一定颠覆性、超越性,并具有前瞻性、创新性、应用性。
2、参赛作品必须为原创作品,未侵犯任何他人的知识产权(包括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等)。若发现作品存在抄袭、侵权等问题,主办方将立即取消其参赛资格,由此产生的一切法律责任由参赛者自行承担。
3、作品具有创造性、科学性和应用性。创造性考察作者思维的开阔性、创新性,作品要超越现有科技水平甚至颠覆。科学性考察作品是否体现了严谨的科学思维和科学精神,作者对相关科学知识有灵活的创新应用。应用性是考察作品是否能够巧妙地、创造性地解决某类生产生活中的难点或问题。
4、作品须为实物或者技术,同时可通过视频或者图文形式体现出来。如作品获奖,需可进行现场展示。作品需具备一定的实用性和可落地性,考虑市场需求和生产可行性,便于批量生产和推广,具有一定市场应用和产业化前景。
5、提交的作品需附上详细的作品说明,详细阐述作品的创作背景、技术创新、应用价值、发展潜力等。作品需提供专利、检测报告等技术支撑材料佐证创新性。
四、评选标准
1、技术创新性
技术创新性是项目核心竞争力的首要体现,要求核心技术具备明确原创性,或在现有技术体系、工艺路径、核心算法等基础上实现突破性升级,打破行业技术瓶颈。原创性需清晰阐述技术研发的独立思路、关键突破点及与现有技术的本质差异;重大突破则需说明对原有技术缺陷的改进方案、性能提升幅度(如效率提升30%以上、成本降低20%等)。同时,需提供权威技术支撑材料,如已授权的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需标注专利号及核心保护范围)、第三方专业机构出具的检测报告(需明确检测指标、检测方法及达标情况),或行业专家出具的技术鉴定意见,确保技术创新性可验证、可追溯。
2、应用价值
应用价值需围绕解决实际问题、匹配市场需求展开,项目需精准界定具体应用场景,如工业制造中的智能检测场景、智能穿戴领域的精准信号采集场景、医疗行业的便携式诊断场景等,避免场景模糊或泛化。同时,需深入分析应用场景下的行业痛点(如传统工艺效率低、现有产品成本高、市场需求未被满足等),阐述项目技术或产品如何针对性解决这些痛点,以及能满足的市场新需求(如消费升级下的个性化需求、产业升级下的绿色低碳需求等)。此外,需规划可落地的产业化路径,包括原材料供应渠道、生产加工流程、供应链合作模式、销售渠道布局(如To B端与企业合作、To C端通过电商平台推广)等,证明项目从技术到产品、从产品到市场的转化可行性。
3、发展潜力
发展潜力需从技术、市场、规划三方面综合体现,首先要明确项目技术壁垒,如核心专利保护、独家工艺配方、复杂算法壁垒等,说明这些壁垒如何阻止竞争对手轻易模仿,保障项目竞争优势。其次,需分析市场竞争力,包括与同类产品/技术的性能、成本、性价比对比,目标客户群体规模及需求增长趋势,行业政策支持力度(如国家重点扶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等。最后,需制定清晰的未来3-5年发展规划,短期(1-2年)明确产能建设目标(如建成生产线)、市场拓展区域(如覆盖哪些城市);中期(3-4年)规划产能提升什么水准、市场占有率达到多少;长期(5年)目标为成为细分领域龙头企业,市场占有率突破多少,同时提及技术迭代方向(如研发下一代升级技术)、产业链延伸计划(如从核心部件生产拓展至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全面展现项目长期发展价值与成长空间。
五、赛程安排
1、申报阶段(2025年9月25日—10月20日)
申报主体下载并填写《项目汇总表》,同时提交项目申报书、项目介绍PPT、创业计划书、支撑材料(专利证书、论文、检测报告等)等电子版材料;
各二级学院收集本院申报材料,进行初步审核(重点核查材料完整性、团队资质),于10月20日前将推荐项目汇总表及各个项目电子版材料报送至组委会,参赛团队负责人进比赛QQ群:1061027791。
2、初评阶段(2025年10月21日—11月5日)
学校组建初评专家组(由校内专家学者、科研管理人员组成),按评选标准对申报项目进行打分,筛选出20个入围项目,公示无异议后进入终评。
3、终评阶段(2025年11月6日—11月14日)
组织终评评审会,邀请行业专家(相关企业技术负责人)、投资机构代表、创业导师组成评审团;入围项目团队进行10分钟路演(含PPT展示)+5分钟答辩,评审团从技术创新、应用价值、发展潜力等维度综合评分,按得分排名确定十大黑科技项目。
4、结果公示与表彰
评选结果将在本科生院(创新创业学院)官网进行公示,公示无异议后,颁发荣誉证书及奖金。
六、支持措施
1、资金支持:对入选十大黑科技的项目,给予每项1万元专项奖励(如有特别创新性、领先性项目成果,可追加奖励),同时优先推荐申报省级、国家级创新创业专项资金。
2、孵化服务:项目入驻学校创业孵化器,享受1-2年免费办公场地,以及概念验证、知识产权代理、工商注册等“一站式”服务。
3、资源对接:安排专人对项目进行“跟踪陪跑”,组织与投资机构、相关企业的对接会,助力项目获得资金注入与市场合作机会。
七、组织机构
1、主办单位:本科生院(创新创业学院)、研究生院、科学技术发展院、团委、学生工作部(处)。
2、承办单位:纺织科学与工程学院。
3、组委会:大赛设立组委会,由本科生院(创新创业学院)、研究生院、科学技术发展院、团委、学生工作部(处)、纺织科学与工程学院等部门负责大赛的领导工作。
4、专家委员会:聘请社会投资机构、行业企业、校内外专家作为成员,负责参赛项目的评审和指导工作。
八、有关要求
1、各学院要高度重视此项工作,精心组织实施,要认真做好大赛的宣传发动,加强对参赛团队的指导培训,为参赛学生提供必要的条件支持。
2、各学院指定一名老师具体负责此项工作,并于9月30日前加入十大黑科技创新创业大赛QQ群:1061027791。
3、大赛组委会联系人:黎老师,联系方式:QQ 343849193;投稿邮箱fzsczx2022@163.com。
附件1:武汉纺织大学十大黑科技创新创业大赛项目汇总表
附件2:武汉纺织大学十大黑科技创新创业大赛项目申报书
武汉纺织大学十大黑科技创新创业大赛组委会
2025年9月25日